2025挑战杯-端侧可部署双臂操作挑战赛-FAQ(持续更新中)

Q:报名截止时间?

A:初赛8月17日结束,原则上初赛结束前都可以报名


Q:报名后,团队成员信息可以修改吗?

A:校(院)团委盖章后不可修改


Q:即将毕业或升学还可以报名吗?学籍信息填写升学前的还是升学后的?

A:可以。学籍信息以6月1日前为准。若队长即将毕业,建议最好在毕业前完成报名和团委盖章。


Q:RoboTwin用哪个版本/分支?

A:用RoboTwin2.0版本挑战杯专用分支:RoboTwin2.0-挑战杯分支


Q:RoboTwin中应使用哪个本体?

A:应使用:aloha-agilex


Q:初赛阶段允许使用什么数据?

A:可以使用RoboTwin生成的数据(不限数量)以及公开数据集(open x embodiment,rh20t,agibot-world等)


Q:比赛使用的模型有什么限制?

A:在初赛和决赛中,完成每个任务所使用的模型参数总量严格小于1B,可以使用一个模型或多个模型,可以使用VLA、端到端等模型,也可以不使用。


Q:主办方是否提供baseline?

A:是的,我们提供一个端到端模型的baseline:SEM; 和一个基于grasp的agent baseline:(路径待更新)


Q:如何提交测评,可以提交几次?

A: 在通过挑战杯官网报名并通过校团委和发榜单位审核后,请在地瓜机器人在线测评网站 注册并提交报名表,随后将获得API_KEY和提交工具。通过该工具提交结果至在线测试,并获取得分和排名。

5项任务中的每项任务,将在5个未公开的环境(背景 & 桌面纹理)中分别测试10次,共50次,取平均分,之后5项任务的得分相加得到总分(总分为100分)。每个环境的桌面上均存在随机的、未公开的干扰物体。同时,环境中存在桌面高度扰动和光照扰动,这部分的设置参考挑战杯分支中 task_configs/demo_randomized.yml 中的设置。

在7月31日之前,在线测试平台将开放不计提交次数的简单评价,即空白桌面且无干扰物体的环境供大家调试。8月1日中午12时起,切换正式测试环境,在正式测试环境中,每个队伍最多可以提交5次。

调试版在线测试平台预计于7于11日24时前开放提交。


Q:决赛阶段使用的真机是?

A:发榜单位官方使用的是松灵的cobot magic (移动底盘 - 松灵机器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底盘制造商和移动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轮式移动双臂平台。需要使用设备的队伍可以联系预约到发榜单位地平线的真机平台调试,地点在北京和上海的地平线办公室。同时,同学们也可以自行通过松灵机器人官方网站联系他们(联系我们 - 松灵机器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底盘制造商和移动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 ),去往深圳松灵机器人办公室或者松灵位于各地的合作方处进行调试。决赛也可以自行选择其它机械臂平台,例如自己的实验室里的设备,但要求决赛要能搬到现场。


老师你好 pdf里面提到的最多提交五次是顶多只能测试五次的意思吗

你好,赛事简介里说到初赛可以使用公开的数据集,请问公开的训练/测试数据集下载接口在哪里?还是说可以是自己查找到的任意公开数据集

可以从网络上获取的开源数据集都可以使用,如agibot world,open x embodiment等

是的,在线评测系统只能测试5次

请问挑战杯官网报名时需要填写作品名称,此处应该与作品题目填写一致,还是可以自行填写。

创建提交中的YOUR_API_KEY在哪里? 还有为什么在线测评的submit文件下载不下来?

submit create --api-key YOUR_API_KEY --tasks TASK1,TASK2 # 获取提交ID

五个任务的在线测评是用什么环境配置来测评? 什么机械臂? 单臂还是双臂? 桌面干不干净?
github上确定是用RoboTwin2.0的主分支作为比赛分支吗? 为什么overview里面还有个"第十九届’挑战杯’人工智能专项赛分支 Coming Soon… "?
可以用这个文档里的离线数据集吗? TianxingChen/RoboTwin2.0 · Datasets at Hugging Face

你好,我们生成了一定规模的数据集,请问训练数据规模都是可以自己设定的吗?

你好,是的,规模可以自己设定。

API KEY之后会邮件发给大家

老师请问初赛有指定embodiment吗,还是说是随机选择embodiment进行评估?

应使用:aloha-agilex

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老师请问规则里面说的硬编码的具体定义是啥?如果我给一段轨迹里面的几个巡航点,然后再使用优化算法规划,其中巡航点是通过算法得到的(自动编码得到),请问这属于硬编码吗?

不属于。实际上在当前的测试setting下硬编码轨迹也无法完成任务,可以忽略这一条。

老师你好,官网报名审核老是说信息不完整,但是检查后我们实在不知道哪里不完整,能否提供理由呀

电话咨询赛事服务团队周老师,在本文档最后: 题目四

请问这个简单评价在哪里,是不是不占用次数

老师请问规则中说明的模型参数量要小于1B,请问如果我们的方案涉及视觉语言模型query proposal,那么query的模型参数量是否需要被计算到模型总参数量?